此次大会由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主办。TIAA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三部门于2010年发起成立,致力于将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移动出行和移动作业等领域的社会团体组织。本次大会聚焦矿山领域自动驾驶和安全生产融合应用的成果,邀请领域内的专家领导围绕矿山智能化、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设计建设和应用案例等内容展开报告与分享。
大会上发布了《2022年露天矿山自动驾驶建设成果》白皮书、TIAA矿山智能运载和协同作业标准体系下的《露天矿山智能运载和协同作业系统通用要求》等4项TIAA团体标准。作为协办单位及行业代表性企业,中科慧拓项目技术作为案例被纳入到建设成果当中。
报告环节中,葛世荣院士在《矿山智能化新路径》的主题报告中,分享对矿山智能化的理解,提出装备智能、数据智能、生产智能三方面概念,分析矿山方面的新发展和驱动挑战,期望准确深刻把握无人驾驶技术内涵,未来实现矿山智能化进阶到高层次。报告中,葛院士提到了中国首个井工矿无人运输项目,是2021年中科慧拓携手陕煤集团小保当建设的“5G+智慧矿区示范项目”。同时,葛院士主持的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露天矿机器人化协同高效运输”也有中科慧拓的参与。
雁宝能源宝日希勒矿机电矿长杜志勇作题为《无人驾驶矿卡和安全生产融合应用成果汇报》的报告。杜志勇指出,无人驾驶矿卡及控制系统经受住了两年冬季零下42℃的低温考验;无人驾驶系统运行稳定性逐步提升,目前已实现驾驶室内无安全员的混编稳定运行,符合无人驾驶运行要求。无人驾驶矿卡在封闭场地无安全员效率持续提升至不低于有人驾驶水平。
基于中科慧拓的项目实践,王健在大会中作了题为《智慧矿山无人运输的新挑战与新思考》的报告。报告以中科慧拓参与的“伊敏露天矿矿用卡车无人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为例进行讲解。
王健指出,2021年中科慧拓接管项目伊始,面临恶劣低温环境、车辆控制和感知技术多方面困境。基于传统方法与深度学习结合的感知技术、车路协同融合感知技术等,中科慧拓助力项目实现工装设计优化、线控改造优化、软硬件迭代升级、算法优化。自二期项目验收为止,累计完成无人驾驶满载运输量1960车次,装载时间少于4分钟,重载行驶横向偏差小于0.5米,卸载区路权管理准确率达到100%,各项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圆桌讨论会上,王健教授与国能准能集团机电管理部主任赵光辉等同仁,深入探讨了自动驾驶应用与双碳目标下的智慧矿山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对于当前备受关注的“安全员下车”和“效率”问题,王健表示,当前矿区无人驾驶在效率计算和安全员下车情况复杂、标准不统一,呼吁加快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于行业发展及技术推广具有重要作用。
大会上,中科慧拓等各家企事业单位表达了对于智慧矿山的展望。“2023年,中国的矿区无人驾驶已经迈入第6个年头,中科慧拓的感受是,露天矿山的无人驾驶已经在破晓阶段。”王健表示,中科慧拓已服务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大唐、中国宝武、中煤集团、金隅集团及华润水泥等能源和矿山集团,落地三十余个矿山的无人化项目,同时也在园区物流、工程机械智能化、短倒运输与智能网联建设方面进行战略布局。未来,慧拓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结合矿山场景落地经验,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下的智慧矿山建设谋划新篇章、开启新征程!